笔者近期看了一部电视剧——《风声》,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,爱国者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谍报战争。
《风声》中的反派人物都有着极深的城府,不管是善于破译人心的金生火,阴险狡诈、步步紧逼的龙川肥原,还是城府极深、手段毒辣的王田香都令人不寒而栗。正是在这种复杂、黑暗的环境下愈发烘托出了顾晓梦、李宁玉等爱国者们的勇敢、坚韧与极其坚定的信仰。
在战争年代,信仰的力量是稀缺而珍贵的,又是强大的,强大到足以支撑顾晓梦与李宁玉等人经受住非人般的折磨,依然坚守自己的立场,坚守心中的信仰。
提到信仰的问题,就不得不说一下《人民论坛》杂志曾票选出来的结果:社会十大病态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——信仰缺失、看客心态和社会焦虑症。
信仰缺失这个概念许久不引人关注了,但是现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缺乏信仰,盲目崇拜,更有一部分人随波逐流,信仰淡薄。
一个民族,如果没有信仰,那么为何而活?难道只为吃喝玩乐,灯红酒绿而活?难道不应该在物质基础上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完善?
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,物欲横流,世态浮华,而法律对人的约束以监督、惩罚为主。然而,即使摄像头再多,也有拍摄不到的死角。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依靠信仰来约束自己,信仰对人的约束源于自律,这种监督自发而恒久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魔鬼,当外界的诱惑足够大的时候,它随时可能蜕变成野兽,而崇高的信仰便是约束这个魔鬼的囚牢;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天使,当适合的条件成熟的时候,它随时可能升华为受人尊崇的好人。
拥有崇高的信仰或许不能马上让我们变成高尚者,但最起码可以让我们拥有道德底线,有了行事准则,不至于在心灵上蜕变成恶魔。我们可能有缺点,但是我们不能没底线。
而一个人的信仰不应是一时激动而形成的,而是在生活中随着教育和经历慢慢形成并坚定起来的。它根植于我们的内心,不易被外力所左右,可以为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寻找到一个港湾。
知名作家司马中原先生在演讲时曾提到过,在中国,一个人不管信什么宗教,血液里都有佛教的成分。因为几千年来,从祖先代代流传下来的习惯,人面临苦难的时刻,都会不自觉的称念“阿弥陀佛”,或者祈求“观音菩萨”,这是一种很自然而深刻的佛教信仰。
确实,绝大多数的国人信仰佛教,是期待佛菩萨能够帮助自己,改变人生。但很多人的佛教信仰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追名逐利,临时抱佛脚祈求换来平安富贵或名利地位,他们缺少了真正的诚心与敬畏。当佛教真正住在我们心间,深入了灵魂,就会让人用全部的身心去迎接,用彻底的诚恳去受纳,依教奉行,祈求早日脱离生死苦海。
我们信仰佛教,不仅应该信佛实有,更重要的是依佛陀的教言去如法实行,落实于生活,要明白只有真信、真行才会生力。若整天把修行挂在嘴边,大言不惭我信佛、学佛,行为却脱离佛菩萨的言行十万八千里,且与修行不沾边,那只是在自我欺骗而已,其实他可能连一个真正的佛教徒都算不上。
实际上,信愿行,三者是个统一的整体。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纯净信仰,才会让我们内心形成一种力量,而这种力量能排开过往和当下的阻碍,会带领我们走向平安喜乐和圆满幸福的未来!
撰稿:在路上
编辑:悦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