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是喜欢说自己没有错误和缺点的人,实际上其本身的行为已经具备了错误和缺点,因为他这种语言就是一种错误、缺点。
善知识者诸语皆收 善道养德_哲言
善知识者诸语皆收,诸识皆藏,归己为用,施之众或所益,原何来,善知本性为或而福,劣理作己批照,善道养德为或。
处福勿忘逆_哲言
或生于福而弗识其福,乃处福忘逆之故也,身强以弗察其康,病者之流皆知康安之乐也。
凡事应三思再行之_哲言
南无观世音菩萨!凡事应三思之弗觉,体实而再行之,不可闻言而从,亦不可听之否虚,三思之下实施无道者,当进而穷根之研,欲觅高天彩虹而遇乌云之布,则疑于霞辉之弗成也,是为过失。
人才之取舍_哲言
对人才之取舍何别?天下之或优劣和合之因,所汇果也,为一体之和,不可分割之,由是见劣而不取或,优之何获,故收或而取优舍劣是为理也。
欲速则不达_哲言
【世法哲言】云:欲速则不达,行慢而失获,事理如是观,正住中道参,琴弦之懈弗出和雅之音,反之过紧则易于折。
佛陀说法【世法哲言】之十 将知识用于造福社会方为人才
唯诵文章是无知,文学之才唯附实,而今大学四书五经,为文弗施者,收之弗能养其己,放之不利其众或,唯诵何益之有,施诗文于社会之用,造益利众者,是为转知化实也。
佛陀说法【世法哲言】之九 遇障之退更利前行
赴约者奔往为事,中遇道障之退,更便速前也,车挡虽倒挂之行,而在更利前行之策也。
佛陀说法【世法哲言】之八 雄才之料必内充其实
凡是具有雄才大略、才华横溢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,必须既具有充实的内心世界,深厚的道德修养,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。
佛说【世法哲言】之七 立之于福应忆于难
立之于福应忆于难,取之胜者莫忘兵家常事,暴雨之下方忆其伞者必水淋其身也。